(网经社讯)11月19日消息,电商巨头亚马逊及其印度市场的竞争对手Flipkart正积极调整产品信息展示策略,以适应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购物趋势。这一举措旨在当消费者通过AI助手进行购物咨询时,它们的产品能够更容易被检索和推荐。
网经社跨境电商台(CBEC.100EC.CN)获悉,亚马逊印度公司已在排灯节促销结束后启动了相关试点工作。与此同时,Flipkart则在与专门提供“生成式引擎优化”服务的第三方公司探讨合作,这类服务可被理解为针对AI聊天环境的搜索引擎优化。
行业观察指出,此项动向与印度数字支付领域的一项关键整合试点密切相关。今年十月,印度国家支付公司联合支付服务商Razorpay和塔塔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BigBasket,成功试点将统一支付接口整合接入ChatGPT。这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在ChatGPT的交互界面内完成从BigBasket选购商品并通过UPI付款的全流程,预示着AI聊天机器人可能发展成为新的购物入口。
据Consumable AI创始人Mayank Mishra分析,聊天机器人在推荐电商产品链接时,其排序逻辑依赖于多个关键因素的综合考量,主要包括价格、配送时效、库存情况、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商品描述的准确性与丰富程度。
尽管通过LLM进行购物在印度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,实际交易数据披露甚少,但专家认为,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来搜索信息和商品,其他电商平台及即时零售服务商很可能将纷纷效仿这一优化策略。
然而,电商巨头对未经其直接许可的第三方AI代理介入购物流程仍持审慎态度。例如,亚马逊已向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发出通知,要求其阻止旗下AI浏览器Comet上的代理机器人代表用户在亚马逊平台购物,这表明平台方希望将AI购物体验的发展纳入可控的合作框架内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